有人说,毕业季是温馨的,小小的一个点就会触发情感的共鸣;有人说,毕业季是酸涩的,遗憾与眼泪共飞;也有人说,毕业季是喜悦的,流苏从右到左之间收获的是人生的成长……毕业季是情感的大熔炉,定格了不少动人的瞬间,书写着管院人的爱与感动。
访恩师,谢教诲:拥抱里有着太多的不舍
“我心目中的好老师”颁奖盛典上,黄玉英老师的颁奖嘉宾——来自电会153班的胡文瑾几度哽咽,深情告白:“老师,您别太辛苦,一定要保重身体……”无独有偶,毕业典礼过后,永利的学生办公室里,一幕幕温情离别戏正在上演。贫困生小玲、考上研究生的小鸥、前学生会主席周金园……一个个热情地和辅导员拥抱,久久不肯分开。抑郁症患者小青同学更是哭得难能自己:“老师谢谢你,谢谢你在我需要关怀和陪伴的时候给我力量。你总说你为我做的太少,可是我觉得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,这些又哪里能用任何东西来衡量……”
一张张祝福的卡片、一句句简短却深情的话语、一袋袋亲手烘焙的饼干、一个个不舍的拥抱,无不承载着学生对专职老师、对辅导员、班主任浓浓的爱。这爱里有感恩、有精英式的精神反哺,是这些懂得、铭记、回馈,为管院的学子蜕变成为他日职场精英注入精神动力。
留雅室,树榜样:整洁中蕴藏着无限的温馨
还记得去年那张瓶瓶罐罐上满是温馨小纸条的照片吗?会计电算化141班的四位女孩的暖暖举动感动了无数树大人。6月16日,永利继续开展 “把整洁留给学弟学妹、把美好留给母校老师、把放心留给爸爸妈妈、把奋斗留给家和远方”活动,组织毕业班辅导员、班主任走访毕业生宿舍,查看最后一批待离校的同学,送去学院的关心和问候。
离别的脚步虽然匆匆,宿舍却是一副井然有序的景象:最后一位离开的同学,送走了室友,带走了最后一批垃圾;已然空空如也的宿舍,阳台上整齐地堆叠着盆桶等生活用品;一袋装满未用完的洗漱用品,醒目地挂在卫生间的门把上,并附上了小纸条:“阿姨,这些都是干净的,可以放心用”……早在毕业典礼前半个月,我院盛全班全体同学联合毕业生党员发起“文明离校我助力”倡议书,倡导700余名毕业生文明离校,“带走最后一片垃圾、留下美好回忆”。文明离校倡议在毕业季的离别情绪里似乎并不起眼,但在陆续离开的脚步声里,管院学子个个自觉地遵守着某项约定,把最美的精英身影浇筑在了青春的宿舍楼里,正如墙上贴着的荣誉证书那样——全优寝室,毕业后依旧全优。
送寄语,励学子:“既然我能,相信你也能”
“我曾是一个不起眼的丑小鸭:我害怕交际,所以我参加了学生会,三年来参与组织大大小小活动20余场,结识了一帮终身难忘的朋友;我缺乏自觉,所以我给自己制定了考研的计划,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,后来我考上了湖南工业大学。我想,既然我能,我相信你也一定能。”第16周的升国旗仪式上,毕业生代表曾飞鸥同学向全体师生分享她四年的成长经历,朴素的话语、坚定地眼神,为学弟学妹送去了励志寄语。
“你是一个非常努力、勇敢甚至无畏的人,我特别喜欢你的这一点。希望毕业后你能继续保持,做个率性、纯真、热爱生活的人。”“心中有信仰、脚下有力量。只要有梦,勇敢去追,强者终无敌。”“毕业后的路可能七弯八拐,希望无论你走多远,别忘了回看来时路,省视自己的初心。”毕业生党员每人收到一份珍贵的毕业礼物,来自支部书记朱砚屏、卞小莉老师的励志寄语。为什么要用祝福卡片的形式来告白、告别?“大学时光很短,三四年一晃就过了。大学老师的教诲却可以很长,我想,只要我用真心写成,用心的同学一定会记住这些简单的话,在将来的几十年踏踏实实做事,堂堂正正做人。”卞老师这样回答。
永利一直致力于打造精英式高级应用型人才,服务学生、服务社会。精英文化的内涵在哪里?在管院教师的谆谆教诲与言传身教里,在管院学子的以身作则和精神榜样里。有一种爱,在毕业季流淌。它流经整洁的宿舍,奔流至辅导员、班主任、专职教师的办公桌前;它化身成一个个鲜活的榜样,敲醒沉睡或迷惘的年轻人。感动、感恩、感怀,这个毕业季,管院学子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深情地演绎着精英文化。愿管院精英,回望来时路,丰收满载;眺望将去路,人尽其才。
